好文推荐
圈子
网址导航
登录/注册
{{info.is_collect==1?info.collect_num:'收藏'}}
{{info.is_zan==1?info.zan_num:'点赞'}}
{{info.is_pinglun==1?info.collect_num:'评论'}}
复制下面链接分享给好友吧~
{{shorturl}}
复制链接
分享
赚钱的四个阶段
老成常谈
公众号:老成常谈
{{info.update_time}}
阅读 {{info.hit_num}}
行业迁移能力是很重要的,一些底层逻辑相同的事情,要有一通百通的意识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 ”老成常谈“,作者:老成,纷传经授权发布。


业务有了新的调整,投入的时间比较多,所以更新较少,说来也惭愧,离我21年初定的更新目标还有点距离,今天抽空写一篇分享,也顺便给大家拜个晚年。


21年在全网也拥有了25万的小伙伴,非常感谢各位支持,个人IP是一直值得做下去的,操盘项目的经验输出成IP的内容,IP的影响力和资源再反哺项目,这两者的螺旋上升,是目前非常好用的组合拳打法。


当然,其实有很多朋友是我付费投放来的,也就意味着成本并不低,再加上我也没有什么变现项目,所以基本上投放的ROI都是负的。


但我一直也不着急,因为跟时间做朋友,跟大家做朋友,才是真正高ROI的打法。


IP像酒,越沉淀越香,而且通过个人IP,我也对接了很多资源,认识了很多朋友,也因此参与了一些不错的项目,这些给我带来的收入也非常不错。


如果大家有时间,可以有意识去输出一些想法,花点时间在全网沉淀出几万粉丝,这种回报率比许多优质的基金股票都高。


把个人IP当作一个投资,别人有钱是投资股票,房子,基金,我是投资流量,投资IP。


21年我最大的感触,就是好的业务一定对应清晰的盈利模型,盈利模型+产品就是个人最好的红利,商业模式决定了收入天花板。


赚钱有四个阶段,项目赚钱,赋能赚钱,模式赚钱,最后资本赚钱。


很多人前期是靠自己冲在第一线,去钻研项目,靠自己的执行力赚钱,但是往往局限性很大,天花板也较低。


这就是典型的第一阶段,项目赚钱,像一些小说推文,头像表情包,教资等玩法,单论项目而言,盈利天花板都不高,个人操作一个月几万就非常不错了。


这一阶段你需要怎么提高收入?


需要横向和纵向渗透项目。


如果你在抖音小红书做表情包账号,只是单纯的靠取图小程序赚收入,这事赚不了什么钱.

但我认识一个以前在抖音专门做表情包和壁纸账号的团队,当时导流还是比较丝滑,每天投流六位数,每天矩阵N个账号发布,现在也积累了几十上百万的流量,做各种CPS变现收入也非常不错。


因为这种泛娱乐内容在抖音是很吃香的,这时候赚的不是钱,而是流量。


比如卖教资也是一样,单纯卖资料客单价非常低,但积累到私域后去转化高客单培训,这时候一单收入就很高了。


这个阶段需要把一个项目看得更深。


但想赚下一步钱,就要学会赋能赚钱,赋能团队,赋能他人。


这时候可以把操作项目的流程提炼成精细化的SOP,比如选题,素材,剪辑,客服等等分为单个操作闭环,然后去招一些大学生去完成每个步骤,你只要算好账,收入大于成本,这事就能做。


之前文章我也提过,我们目前起一个账号的成本在5000-1w,并且可以批量起权重高的账号,这时候一条视频基础播放能达到1w以上,再配合内容产出部门做文案,配音和剪辑视频靠外包兼职,一条视频产出成本在50-80,引流成本比自己做高很多,但是能快速起量,规模是第一要义。


从单人起号变为赋能团队批量起号。


这时候需要的技能,就从操作项目的能力上升为团队管理能力以及财务逻辑能力。


现在有很多人都在说要去IP,因为重IP的业务是很能复制的,很多老板都喜欢简单的生意,而且不喜欢自己亲自操盘,因为一旦自己深入某个项目,这个项目就离不开自己了,那MVP的复制性就变弱了。


就比如我现在的个人IP,是不能标准化复制的,因为内容我不能请别人来写,只能自己写,那怎么扩大?


赋能他人。


我可以把自己的推广,运营,资源等等,赋能给其他人,去成就更多的IP,而不是局限于自己的项目赚钱,自己的IP赚钱。


个人IP不能赋能,但是整套打法和模式,可以赋能更多IP。


所以有了操盘能力后,就不要局限于自己的IP,而是把自己的操盘能力放在N个IP上,N个渠道上,去做流量矩阵生意,这样你的量级会是N倍。


当整套模式跑通后,再反哺自己的创始人IP,做背书,做联合,这样又能进一步扩大。


其实市面上做训练营,做课程的人,都是这个层级,赋能赚钱。


把自己的经验技术复制成商品,打包出售,因为大部分人相信,成功是可以复制的。然后通过各种课程,线下课,训练营做交付。


总之在这一层,可以不断复制N个”自己”,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传递率扩大N倍,很多时候商业的大小取决于传递率,互联网就是这个放大器。


如果你想赚更多的钱,那就是不能把自己定义为单纯的操作者,而是根据一个已知的项目盈利闭环,去打造你的模式,用模式去赚钱。


什么是好的赚钱模式?


天塌下来也能为你转动赚钱,并且形成闭环,把自己解放出来,一分耕耘十分收获,而不是一分收获,这是最原始的劳动赚钱。


举个例子,抖推猫。


这个模式大体上有四个角色,商家,平台,创作者,用户。


商家需要推广自己的产品,所以有很大的一笔营销资金,而平台就对接了这些需要推广的商家,负责将他们的广告推广到市场。


什么方式推广?


小程序嵌入广告视频。


广告的载体有了,怎么让用户看到这个小程序,并且愿意看完广告?


这就需要创作者发布内容引导用户需求。


创作者在抖音发布相关的小程序趣味测评视频,然后附上小程序链接,用户看到视频后想玩玩这个小程序,就会打开视频的小程序链接。


当你输入信息想测试的时候,开始或者结束后,需要看广告才能看得到结果。


当用户看了广告后,商家会给平台一定的广告费,平台会给这个视频的创作者一定的广告费提成。


这就完成了一个闭环。


这种模式很舒服。


中台好,能不断积累视频数据,小程序点击数据,持续不断通过数据反馈,去调整上新测评程序,以及调控好后台产品搭建,让用户用得更畅快,商家对接更流畅,佣金提现更安心,让用户有更好的产品体验。


调配好中后台,前台能不断发展新创作者向前冲,有不断的新流量涌入。


本质是什么?


有持续的后端利润支撑,依托抖音的大流量和算法支持,提供内容流水线生产流程,让大家都能低门槛上手并分配流量,然后依托后端进行变现。


平台赚差价和代理费,创作者赚提成。


否则?


一样的模式,换到知乎,B站,都很难取得大规模的效果。


一样的模式,换一个不可持续且流量小的市场,也不行。


抖音是一个可以嫁接很多模式的平台,只要你能解决后端利润和前端内容的批量化生产,可以有很多载体供大家解决。


之前我也拜访了一个做尾货直播公司的朋友。


尾货直播,也就是大家经常在抖音刷到的十三行清仓直播,服装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重库存业务,所以有很多品牌和工厂都会有一大批过季以及卖不出的货。


这时候为了降低损失和提高资金流动性,就会用很低的价格去清库存,一件衣服可能只需要几块就能收到了。


所以很多做电商,做直播,以及做线下地摊的都会去收尾货售卖。


那这个朋友以前只是一个服装主播,在尾货直播这块拿到了结果,摸索出了一些经验,然后自己去做供应链,整合主播做直播公司。


他们的打法是什么?


一手整合尾货供应链,一手整合主播。


因为之前积累的供应链有优势,直播带的尾货质量和价格就好,靠货带人的平播方式就能起来,所以他们主要就是玩直播推荐流量,短视频流量为辅,不投流,一个直播间就相当于一家线下店铺,不断堆主播数量去吃直播推荐流量。


那主播怎么来?


靠个人IP加阿米巴模式。


纯靠传统的员工招聘方式,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,所以他们靠IP去招主播。


通过不断在抖音输出他们的直播数据,尾货知识,去打造一个尾货IP,然后想做直播的需要交1999,公司提供场地,直播教学,供应链优势,以及高提成。


目前他的IP账号粉丝只有两三万,但粉丝非常垂直,已经招了几百个主播了,这就意味着主播的人工成本几乎为零,用N个账号+视频+直播间去吃平台流量,内容产出也是非常标准化的。


而且做尾货,收一万件和十万件的价格差距非常大,而主播越多,出货越快收货越多,也就意味着供应链优势更大,这时候主播和供应链又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。


这个朋友,就是从个人主播,上升为IP+直播+供应链的闭环模式。


当然,这里有三个点需要具备。


一个是最小MVP闭环,一个是供应链优势,一个是直播玩法成长性。


很多抖音做IP的人,都拿这套模式去玩了,比如博商,参哥, 00C,用N个号+视频+直播去吃短视频和直播流量。


所以好的业务一定对应清晰的盈利模型,好的产品和模式只要找到流量渠道大的平台,比如抖音,就可以完全嫁接微商模式,因为代理模式贵在一个快字,能够快速裂变,兵贵神速。


另外看了他们的主播招聘数据,确认了垂直IP在抖音是非常有想象力的,我们今年的想法,也是赋能更多优质IP。


何为优质?


高垂直,高粘性,高客单,可持续。


最后一个资本赚钱的阶段,留到以后有能力再说吧。


我本身不是专业的投手,但看得多之后,其实大部分投放的本质就是在调配流量的精准度,精准度高转化就高,流量成本就低,投放调整的无非就是让流量变得精准。


比如需求,素材,地点,时间,用户标签等,价格变得更低,比如流量池,出价,内容错放等,泛流量筛精准流量策略等,然后在多条投放策略中测试出可行性最高的一条,所以很多专门做付费投放的朋友来找我聊天,我也能交流两句,因为大部分平台投放思路都是一致的。


所以今天分享的思考,希望也能给到大家一点启发,很多时候行业迁移能力是很重要的,一些底层逻辑相同的事情,要有一通百通的意识。

#干货
#经验
评论 /{{info.pinglun_num}}
点击登陆后评论
发布
{{ reply.content }}
回复 删除
回复 {{ reply2.content }}
{{ reply2.create_time }} 回复 删除
更多推荐
{{item.title}}
{{item.update_time+'\u00A0'+item.hit_num+'阅读'}}
友情链接
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iconfont 135编辑器 考古加 新鲜码
公众号
作者群
关于
免责声明
Copyright 2016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领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0035253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