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娜是产品经理”,作者:疯啦啦,纷传经授权发布。
大家在学习和自我增值的过程中,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,我学的东西一点都不结构,不体系化。
在产品经理的职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的时候,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谁也没比谁好多少。如果把时间的长度拉长来看的话,差距就会被凸显出来。
所谓碎片。比如,你在看一本书,满满的书签,一段段笔记,这些都是你碎片化学习的印记,是你与作者破开时空的对话。你的阅读,你的思考,就是一种价值输出,即便碎片,在我看来都是「体系」前的探索。
所谓体系,结构化。我认为是只有你获取到,自我输入到足够的体量后,你需要一个工具或模型,让你能把这些散落在各处的碎片串联起来。这个阶段,你缺少的不是体系,而是模型的构建。
如果你有办法让碎片的学习,随时被记录,被串联,虽然你还是在如往常一样做同样的事情,但是在某年某月某日,你把这些内容一拉出来,借助所谓的模型,梳理一遍,是不是就能找到自己在领域知识中缺失的部分。
体系是一种结果。用行为去引导结果,做好行为的过程,结果即是一种输出,也是引发你真正思考的时刻。
至于我,为什么开始写作,当下就是为了把自己的知识进行一次梳理,便于构建自我的知识体系。
本文由作者授权纷传发布,建圈子、做付费社群用纷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