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文推荐
圈子
网址导航
登录/注册
{{info.is_collect==1?info.collect_num:'收藏'}}
{{info.is_zan==1?info.zan_num:'点赞'}}
{{info.is_pinglun==1?info.collect_num:'评论'}}
复制下面链接分享给好友吧~
{{shorturl}}
复制链接
分享
深度反思,关于“增长”话题
胡先务
公众号:文力营销笔记
{{info.update_time}}
阅读 {{info.hit_num}}
获取用户可以通过内部渠道、外部渠道、推荐等形式获得流量,完成用户转化。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 “文力营销笔记”,作者:胡先务,纷传经授权发布。


增长,是萦绕在运营人心中永远的愁绪。产品越来越多,获客成本越来越高,裂变增长活动越来越难做。


这是一篇旧文,结合近期在增长领域的学习再次梳理做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。


内容依旧是那么朴实无华,且干货,希望有启发。



01

活动模型



增长裂变目前比较熟悉的模型主要有“拼、帮、送、砍、比”这几种形式,最近看到了另一个新的玩法理解:换。


拼:拼单、拼团,大家一起合力完成一件事情,双方共赢。


帮:帮助好友助力抢火车票,助力好友游戏加速,助力好友农场浇水,邀请好友帮助自己加速完成一个任务。


送:买一赠一,比如瑞幸咖啡把这个模式做的比较到位,邀请好友获得免费咖啡券。还有一个产品那就是微信读书,邀请好友阅读某本书,双方都可以获得。


砍:最常见的就是砍价,之前朋友圈经常刷到的文案:是朋友就来砍我等等。砍的表现形式相对单一,主要集中在砍价。


比:类似很多排行榜功能,引导用户之间进行PK,带动大家的参与热情。


换:二手市场的崛起,各种旧物互换和交易。利用社交关系加强传播和宣传。


以上模型都有现成的工具,可以在微信端、搜索端、各类设计网站去找现成的创意设计。


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模型做好细节也是一种选择,未必要绞尽脑汁去设计和创新全新的玩法。如果团队很强,时间和资金成本足够多的话除外。



02

页面策划



H5页面策划重在结构和逻辑是否清晰。


有些落地页面属于长图,内容较为丰富,可以拆解为上、中、下三段。有些落地页面比较简单,只展示一屏。


1.上段


一般突出活动主题、利益诱饵,越能抓住用户眼球越好。


当然这些利益诱饵某种程度上对于用户来说必须是有用的,可以有一些套路,比如免费领取但需要转发朋友圈之类的,但不能欺骗用户。


展示的第一屏也要尽快的做用户引导操作,即 call to action,越早拿到用户手机号信息越有利于后期的转化跟进。


如果行动号召放到最后面才展示,用户可能早已经离开页面了,白白浪费了一次和用户建立联系的机会。


2. 中段


如果说上段是提出我方观点的环节,表明主题立意,那么中段就要用论据做证明了。


常见的权威机构认证、行业资质材料、知名权威专家头像露出及说明、顾客评语等。


主要是为了打消用户的顾虑,增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,结合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去强化和突出这一块。


3. 下段


重新召回和再次做行动号召,很多落地页在页面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有引导用户输入手机号的提示,在页面设计的下段也有,未必是再次输入手机号,可以是让用户关注公号引流到企业的流量池当中。


总之是不断的强化“临门一脚”,让用户去行动或者留下联系方式。


无论是长图还是短图,活动主题、行动号召都是必不可少的。结构顺序也可以多次反复,对于用户来说其实是无感知的,看过即知道即行动是最好的期望值。



03

礼品选择



你能想象到的礼品或者诱饵有哪些类型?


大致归类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虚拟商品,给人呈现的感知各不相同,依据活动特性、用户需求做选择。


1.实物类


这类可能接触的比较少,一方面实物不好选择,另一方面也涉及到物流运输,成本较高。


近期参与过的一次实物类活动是混沌大学的助力送《增长思维》签名版书籍,送亲笔签名书其实还是能给人不少期待的。


其实类似赠送创意周历、定制版笔记本等小物件应该都是属于低成本的一种玩法,可以一定程度上做到品牌传播的效果。


2. 虚拟类


电影券、视频卡、话费券、红包、消费抵扣券。


虚拟类商品相对简单直接,领到即可用,没有太多的中间成本。



04

转化路径



全链路增长路径重在什么环节?增长黑客说的海盗船模型:AARRR,深入思考和重新梳理过后又看到哪些内容。


获取用户(Acquisition)


提高活跃度(Activation)


提高留存率(Retention)


获取收入(Revenue)


自传播(Refer)


获取用户可以通过内部渠道、外部渠道、推荐等形式获得流量,完成用户转化。


提高活跃度、留存率一般常见的玩法有养成类小游戏、大型活动、建立会员体系,把用户从新客变成老客,慢慢的培养感情和建立关联。


获取收入更多还是需要依靠产品本身的质量如何,产品的质量是否能够让用户愿意支付是最关键的,对于用户来说你的产品是有用的,并且用户确实有很强的需求动力,用户才有可能去关注到这一块。


自传播更多的还要看活动本身的利益诱饵是否足够,活动体验的流畅性如何。如果一个活动本身能给别人的吸引很少,想获得大面积传播自然困难。


一个活动本身的增长周期会持续多久?


1)用户视角


活动设计者暂停活动投放这个是属于强行停止活动,抛开这一点,一个活动本身的传播到什么时候会让用户产生厌倦情绪?还是说只要有利可图,这种活动理论上会一直延续?


对于参与者来说关心的除了能获得利益之外,对于自身的品牌形象的考量会有多少?


如果一场活动可以无限期延续下去,如果是你,一个有利可图的活动你会坚持多久?


我曾经坚持参与一个签到活动200多天,最后还是间断了。


思考这些问题可能会让自己对一个活动的理解视角略有不同。


2)设计视角


作为活动设计方考量一场活动效果比较简单和直接,用户生命周期和获客成本(LTV/CAC)的效益如何,能够带来实际收益即算一次不错的活动。


单场活动,短周期活动考量可以从ROI角度很直观的去计算。但是像双十一这类活动,用户其实越来越容易产生疲倦,它能持续多久并且一直让用户积极参与?


目前能想到的是活动品牌化,成为行业标杆,这是不是也说明了品牌是最持久和稳定的流量来源。

#技巧
#圈子
评论 /{{info.pinglun_num}}
点击登陆后评论
发布
{{ reply.content }}
回复 删除
回复 {{ reply2.content }}
{{ reply2.create_time }} 回复 删除
更多推荐
{{item.title}}
{{item.update_time+'\u00A0'+item.hit_num+'阅读'}}
友情链接
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iconfont 135编辑器 考古加 新鲜码
公众号
作者群
关于
免责声明
Copyright 2016-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杭州领帜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2020035253号-3